周刊翻译计划

Jan 25, 2022

仓库地址预览地址

我发起了一个周刊翻译计划,之前好像一直没有很清楚的告诉大家我想做什么,我在做什么,现在我就好好的把这一回事说清楚😁。

起因

经常看掘金的人,应该大多数都知道有一个 “掘金翻译计划”,是掘金做的一个专栏(或者叫活动),仓库的简介是这样的:

🥇掘金翻译计划,可能是世界最大最好的英译中技术社区,最懂读者和译者的翻译平台

仓库的质量和维护状况现在也是比较完善的,我之前有看过一些,文章也还可以,我了解到这个仓库的时候还比较早,但是那时候的第一反应是,英语不好(四级都没过),所以后面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还有一次就是我之前做公众号的时候,无意间找到了一篇深入浏览器请求响应和渲染的连载文章,原文是:Inside look at modern web browser,是谷歌开发论坛在18年发表的,总共有四篇,硬着头皮看完只有一个想法:文章讲解的这么好,配图这么6,国内有没有?就是一种小孩子买到最喜欢的玩具想和小伙伴一起玩的那种想法。可能那时候有但我没找到,所以后面我把这几篇文章翻译了过来,在公众号上发了一次,后面公众号停了之后,又在掘金上重新四合一把它翻译了一次(因为这个玩具真的很棒)。

从这里开始,我就有了一个想法(先声明,没有歧视),为什么国内的文章大多数都是类似API整理合集、脚本抓一下别的网站的文章复制过来阅读量就很多?为什么这种真正的干货文知道的人不是那么多?有了这个想法之后,对国内大多数论坛的厌恶一去不复返。

开始

之前也有搞过什么学习群啊等等,但是都那么不尽人意,但是还是想自己从零到一搞一个,并且好好的维护,所以就没有参与掘金的那个。

年底有段时间不是很忙,就开始搞这个周刊翻译计划,组织小队如何分配,名字Logo如何设计,仓库格式规范,翻译的质量,落地页说明等等一系列的规则,现在也慢慢的完善了,也有了个雏形。当然我还是一直在提醒自己,真正的贡献是属于所有参与的小伙伴的,所以我在之前的小组简介里加了一句:

我只是一个发起者,希望大家在这里可以有所收获,并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,一起为前端,程序员,甚至是互联网做一点点微小的贡献,希望这个圈子可以干净友好向上一点。

问题

最开始的时候有人问我,英语不好怎么办?那时候我给的回答是,只要你肯学,没问题。因为这句话也是很多人喜欢听到的吧,就像“我不是很熟练,但是我可以学”。所以我也就把他们拉进来了。现在我个人译文有9篇,仓库一共有17篇,现在我的回答和之前的一样:只要你肯学,没问题。

很多人其实英语都拿4 6级来评定,不过在这里,只要你机翻可以100%理解,那你就可以,当然了译文的时候不能机翻,这个在仓库里有明确说明

译文是初衷,学习传播 才是目的,机翻文章 和 读原文 的目的难道不都是为了看懂作者在讲什么么?到这一步你自己学到东西了,下一步就是分享和传播。你需要把原文理解透彻之后,按照普通话的方式表达出来,这时候需要注重的是才语句是否通顺,讲解是否清楚,注释是否有偏解,图片上的文字是否需要也翻译一下等等。

所以,翻译的顺序应该是:知道作者在说什么 —> 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。

最后

对于前端来说,我觉得这是一件没有门槛的事,就像刷算法,逻辑也是一点一点练出来的,英语当然也不例外。词汇看多了,也就熟记于心了。而且客观来讲,我发现国外的文章确实比国内的质量要高,也就是说你发现宝藏的时间有几率比别人快。不过,闻道有先后,都是为了学习,没必要因为这争个123。

不必羡慕太阳和月亮,✨星星永远是最美的。

2022.01.25 更新

由于最开始的经验不足,仓库进行了从零到一的全部重构。历时6天,仓库重构基本完毕,译文和维护流程也更加完善,由最开始的 仓库提交 和 语雀记录 的方式,改成了全部 Github 线上化管理,在此感谢 KimChen 业余时间的辛苦付出。

之前参加过的小伙伴,注意要参照当前的流程操作哦,最好重新 fork ~

所有流程都已在仓库的 Readme 和 Wiki 里有说明(有遗漏的地方会继续补充),欢迎大家参与!

联系方式

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,可以 微信 私聊,也可以 发邮件

浙ICP备2022027583号-1